很多人都喜欢掏耳朵,无聊时喜欢掏,开心时也喜欢掏。而掏耳朵的工具也各种各样,比如小木棍、棉签、笔芯,甚至有的直接用上了指甲。
虽然掏耳朵是喜闻乐见且让人舒服的活动,但是,这种看似简单的小动作却隐藏着极大的风险。
01、耳屎该不该掏?
不建议经常掏
耳屎不要经常掏,耳道中的耳屎可以对外耳道形成保护作用,空气中的灰尘,一旦进入耳道,耳屎就能粘住它,还能将一些虫子阻挡在耳道外。
外耳道的耳屎在鼓膜前面,可以让声音缓缓传导进去,使鼓膜免受剧烈震动的损害,所以耳屎不要经常挖。
02、你知道经常掏耳屎的坏处么?
A、碰伤耳膜
B、引起发炎
C、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
经常掏耳朵最大的风险就是会不小心碰伤鼓膜,引起中耳炎或者耳聋。
很多人喜欢用棉签掏耳朵,棉签只适用于擦拭耳廓的位置,用其挖耳朵只会将耳屎往耳道里面捅,使其不能自行排出,长此以往,耳屎在耳道过量堆积,若耳朵进水,很容易使耵聍吸水膨胀,腐蚀耳部脆弱的皮肤,引起发炎。
经常掏耳朵还会引起耳屎分泌异常,耳屎可能会越来越多,新分泌的耵聍会从原本的片状变成碎屑状,从而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。
03、多久清理耳朵一次?
建议一周一次
掏耳屎不宜太频繁,耳屎可以阻挡外界灰尘和虫子,保护鼓膜,外耳环道的皮肤很薄,经常掏挖易受损伤。
但是如果长久不挖的话,残留耳道未排出体外的耳屎又易结块成团,形成耳结,很难排出体外,所以一般1周一次就已足够。
当耳朵产生痒的感觉,感觉到有堵塞的感觉时,可增加咬合动作,以帮助耳屎排出。或用棉签轻轻地把耳屎扫出来。不要用指甲、火柴杆等掏耳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