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觉系统中,传音、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,引起听功能障碍,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,统称为耳聋。
根据不同的角度可对耳聋进行不同的分类,如果按照病变的部分进行划分,大致可以分为三类:
传导性耳聋,外耳与中耳部位发生病变;
感音神经性耳聋,内耳耳蜗部位、听神经、大脑听觉中枢发生病变;
混合性耳聋,耳的传音部分和感音部分均有病变。
人工耳蜗是如何工作的?
“人工耳蜗”又是如何帮助人们听到声音的呢?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,咱们先来看看正常人的耳蜗是如何工作的吧。
人的耳朵主要有三部分,外耳、中耳和内耳,我们讲的耳蜗就是内耳,它的形状类似蜗牛螺旋的壳一样,是一种螺旋形骨管,因此被称为“耳蜗”。管中充满了像水一样不可压缩的淋巴液,由中耳传来的振动引起淋巴液振动,再通过耳中其他构成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,刺激耳蜗内的听神经,神经兴奋神经元传至大脑语言中枢。
“人工耳蜗”作为正常耳蜗的替代品,利用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,并通过向耳蜗内的听神经纤维提供电脉冲刺激,最终使患者重获听觉。
人工耳蜗由体内的植入体、电极阵列和体外的声音处理器、头件、麦克风、导线组成。其中的核心部分便是声音处理器,主要负责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,提取有用的参数信息进行语音编码,并传送给植入人耳中的刺激芯片,来决定刺激哪个电极及刺激电流的大小,我们能够听到声音的大小全靠它。
由于人工耳蜗由体内和体外两部分组成,其工作原理也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待:
体外部分工作原理:头件中的麦克风用来收集外界环境中的声音,通过声音处理器,将声音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,再通过头件中的磁感应线圈,无线传输到内部植入体。
体内部分工作原理:微处理器将收到的数字信号解码,还原成电信号,电子讯号被送到在电极系列特定的位置,刺激耳蜗内的神经纤维,最后被传送到电脑的听觉中枢,大脑将这些电信号识别为声音。
助听器与人工耳蜗有什么区别?
生活中,我们也常见到有的听力障碍人士会佩戴助听器,那到底什么情况下应该佩戴助听器?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人工耳蜗手术呢?
这就和我们上文提到过的耳聋分类有关了。传导性耳聋的成因是由于外耳或者中耳阻塞导致声音无法传至内耳,听力大大下降,这种耳聋采用助听器就可以大大增强听力功能。我们可以简答把助听器理解成一个桥梁,能够将声音平稳的运输到至内耳,从而使听觉系统恢复,整个工作过程属于物理方法,并没有进行信号转换的操作。
而感音神经性耳聋则不同,它是由于内耳中负责将声音振动转化为电子信号的部分坏死,使我们的大脑接收不到听神经传递的声音信号,这种情况助听器是无法工作的,只能进行人工耳蜗的植入手术,电子耳蜗属于电子装置,整体操作会更加精细。
其实,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区别主要可以归于两方面:一是助听器是对输入的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仍然输出声音信号,而人工耳蜗最终输出的却是电信号;另一个区别就是,助听器的增益效果没有人工耳蜗明显,对于轻中度或者是中重度的听力损失,助听器是可以满足使用要求的,但是对于重度或者极重度只能通过人工耳蜗来弥补。
耳聋患者都可以安装人工耳蜗吗?
可以看出,“人工耳蜗”对于感音性听力障碍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。但也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选择人造耳蜗手术,该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要求:
身体状况
人工耳蜗植入是一个开放性手术,常规全麻手术的禁忌症对它都是适应的。癫痫病患者在急性发病期不能进行人工耳蜗植入,稳定期的时候是可以进行手术的。除此之外,有严重的心理问题,以及全麻不耐受的患者都是不建议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。
除此之外,年龄也是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重要因素。对于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来说,尤其是儿童,应尽早进行人工耳蜗植入,以便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。
听力损失程度
如果只是轻度和中度的耳聋,建议佩戴助听器来提高听力,而如果是重度或极重度的神经性耳聋,就可以考虑做人工耳蜗。一般来说,当患者的听阈在70dB以下时,建议佩戴助听器,若听阈达到70dB及以上,就需要植入人工耳蜗。
费用要求
人工耳蜗的费用高昂,对于很多家庭来说,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即使满足以上所有要求,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也不是一定就能进行的。对于能够接受手术的患者还要进行相关的病史采集,这样才能更加了解发病原因,如患者的听力史、耳鸣与眩晕史、耳毒药物接触史、耳科疾病既往史、发育因素、耳聋家族史、助听器佩戴史等,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植入手术是否能够成功。
人工耳蜗对重度耳聋患者的意义重大,随着不断的研究与探索,它的相关技术和手术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,植入年龄限制和微创概念都在不断更新,相信未来在这个领域会给更多重度耳聋患者带来更多希望。